首页 > 资讯

化学杀虫剂对叉角厉蝽的毒理作用机制研究获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表时间:2023-05-24 08:22:11
分享到


【资料图】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果树害虫防控团队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在化学杀虫剂对叉角厉蝽的毒理作用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

接触途径下化学杀虫剂对叉角厉蝽的毒理作用机制示意图。果树病虫害防控研究团队 供图

当前化学农药不规范和过度使用现象较为严重,对生态环境中天敌生物造成巨大威胁。如何协调害虫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关系是综合防治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也是杀虫剂毒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Wolff)是一种果园捕食性天敌,可捕杀鳞翅目、半翅目、膜翅目等多种害虫,具有商品化天敌产品开发的巨大潜力。

该研究综合运用比较转录组学、昆虫毒理学、昆虫生态学和行为学等多学科交叉技术手段探索体表接触途径下拟除虫菊酯对叉角厉蝽毒理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体表轻微接触时,高效氯氰菊酯对叉角厉蝽危险商数仅为0.57,且其死亡率曲线与无处理组虫体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虽然可在叉角厉蝽的表皮组织上检测到农药残留,但在接触药剂后的12小时和60小时,叉角厉蝽体内仅有百余差异表达基因,且多数均为表皮蛋白基因。这些结果表明,在体表接触化学杀虫剂的影响下,捕食性天敌可通过增强表皮蛋白沉积和进行表皮结构重塑,以减少杀虫剂渗透进入虫体,启动机械性保护机制抵御杀虫剂的伤害。

该研究对优化杀虫剂的科学选用和推进捕食性天敌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为害虫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权衡应用提供新思路。

上述研究得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协同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的资助。

关键词:

保安全、拿资格、抠细节 冬运中心全面进入北京冬奥会临战状态

2021-12-16

人民财评:稳步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2021-12-16

靠双手让日子变得更美好

2021-12-16

第一观察·瞬间 | 中俄元首视频会晤:相约北京见,携手向未来

2021-12-16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270791973例

2021-12-16

他们为何奔向先行示范区——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透视

2021-12-16

Copyright   2015-2023 京津冀木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