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诗歌王子朱彦军”家乡,散发着泥土香味阿阳民歌朗朗上口

来源:二三里资讯 发表时间:2023-02-10 18:02:39
分享到

据平凉文旅:


(资料图)

在《2023中国诗词大会》上,来自平凉市静宁县的农民工朱彦军,以惊人的诗词储备量击败百人参赛选手,最终一举夺得亚军,一夜爆红全网。

朱彦军的家乡也是一夜爆红,平凉乃至甘肃文化都上了热搜。今天和大家聊聊静宁阿阳民歌。

静宁县位于陇东地区,地处甘肃、宁夏接壤之地,静宁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人类开元第一城”,是传说中“始画八卦”的人文始祖伏羲氏诞生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在求生存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静宁阿阳民歌就是众多文化品类中的一朵奇葩。静宁秦汉时期称阿阳县、成纪县,故民歌被称为阿阳民歌。

阿阳民歌的传唱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7年)续修的《静宁州志》记载:“静宁民性刚直,好施尚义,业农颇勤……亦好音乐歌谣。”1956年12月,甘肃省财政厅朱镜宙曾在静宁县函征过“童谣俚歌”。新中国成立后,静宁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传唱民歌是一种普遍现象,劳作歇缓之际,或在茶余饭后,在田间地头、谷场民舍,传唱民歌之声四处可闻,到处都有它绽放异彩的舞台。尤其在每年春节闹社火,便是传唱演唱民歌的好时期。在农业合作社时代,大家一起耕作,一起唱歌、有对唱、单挑、合唱等形式,歌谣内容非常丰富。

阿阳民歌,当地人们称为静宁小曲,是静宁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即兴创作,信口漫长的民歌形式,从歌词到曲调都有属于静宁地方风格特色的方言和韵味,由于其旋律简短上口、唱词生动有趣而深受人们喜爱,代代相传、不绝于耳的阿阳民歌为静宁人的生活也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阿阳民歌唱起来曲调优美,婉转动听,唱词丰富。传唱度高的有《绣荷包》、《十杯子酒》、《十对花》、《茉莉花》、《五更鸟》等。还有风趣的儿歌类民歌,生活情趣较浓,大人们为增长儿童的生活知识和某些生活技能唱给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农村儿童最喜欢吟唱。耳熟能详的童谣俚语有《月亮光光》、《玛咪玛》、《古今古》、《烟囱眼、冒冒烟》等。《四大节》、《送干哥》等情歌,缠绵悱恻、荡气回肠,句句扣人心弦。

2011年,静宁阿阳民歌被甘肃省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收入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今天,作为一种民间艺术,静宁阿阳民歌继续以其生动的语言、鲜明的特色、多彩的风格,广泛而又深入地反映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犹如一朵朵绚丽的山花,在静宁大地散发着清新的泥土芬芳……

来源:市文旅局信息统计科

编辑:市文旅局信息统计科

备注 | 平凉文旅旨在宣传平凉文化旅游,欢迎转载。部分文字、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键词:

保安全、拿资格、抠细节 冬运中心全面进入北京冬奥会临战状态

2021-12-16

人民财评:稳步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2021-12-16

靠双手让日子变得更美好

2021-12-16

第一观察·瞬间 | 中俄元首视频会晤:相约北京见,携手向未来

2021-12-16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270791973例

2021-12-16

他们为何奔向先行示范区——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透视

2021-12-16

Copyright   2015-2023 京津冀木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